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0

0

收藏

分享

“短剧一姐”徐艺真逆袭:一年13部爆款,打懵半个娱乐圈

想象中的爱情 · 昨天 22:49
CMG首届中国微短剧盛典颁奖礼上,当主持人念出“年度女主角”徐艺真的名字时,台下传统影视圈的几位导演脸色有点复杂。这个28岁的重庆姑娘,既没有科班名校的金字招牌,也没有资本大佬站台,甚至三年前还在六环外的地下室啃馒头,如今却凭着一年13部爆款短剧,让整个演艺圈都不得不正视她的存在。有人说她踩中了风口,可谁见过风口能吹起连饿三天还在背台词的人?
1.png
图片来源网络
徐艺真的起点,低到让很多追梦人都感同身受。普通工薪家庭出身,高三那年跟父母摊牌要学演出时,爸妈只觉得“这孩子疯了”——没上过一天专业课,连个推荐信都没有,怎么跟那些从小学艺术的孩子比?可她偏要较这个劲,把学校舞台剧的片段翻来覆去练了上百遍,硬是凭着一股狠劲考进了浙江传媒学院。
大学四年,她的行李箱就没在宿舍安稳待过,一有空就扎进横店。但现实很骨感,最风光的角色是苦情女配,更多时候是连台词都没有的“女仆甲”“路人乙”。2019年《演员请就位》的舞台上,她穿着单薄的戏服撑伞淋雨,全程当助演却连名字都没被介绍,镜头扫过她时,只能看到冻得发紫的嘴唇。2020年结业赶上疫情,试镜机会少得可怜,她在六环外租了间800块的地下室,每天只敢吃一顿饭,手机备忘录里就四个字:“先活下来。”
2.jpeg
图片来源网络
转机来得毫无征兆,2023年初师兄的一个救场电话,成了她命运的转折点。“三天后开机,剧本有点浮夸,要不要来?”当时的短剧还被看作“不入流”,单集不到两分钟,造型粗糙得能看到线头。可徐艺真没挑,揣着剧本就往片场赶,台词背到凌晨三点,拍哭戏时为了情绪连贯,灌着矿泉水一口气拍了七条。导演盯着监视器直骂“疯了”,转头却跟制片人说:“这姑娘不一样,她在真演。”
这部没人看好的短剧,上线三天播放量破千万,七天充值榜冲顶,徐艺真的名字第一次出现在短剧圈的热搜上。紧接着她趁热打铁,一年里连拍12部作品,从虐恋情深的千金到快意恩仇的女侠,每个角色都让人印象深刻。那段时间她根本不敢休息,穿条工装裤在片场一坐就是八小时,身后堆着灯架,手机里的工作群通宵亮着消息。有场戏她发着39度的烧,为了拍好温泉戏硬扛着泡在水里,事后说台词时声音都是抖的。
3.jpeg
图片来源网络
红了之后,质疑声也跟着来了。传统影视圈有人阴阳怪气:“短剧能有什么营养?台词跟念小说似的。”有位导演接受采访时甚至冷笑:“我从不看短剧,太low。”这些话传到徐艺真耳朵里,她没藏着掖着,直播时直接回怼:“说短剧low的,可它一年吸金几百亿,你拍的电影有人看吗?”这话一出评论区炸了,网友直呼“姐太刚”,更讽刺的是,后来有网友扒出,那位嘲讽她的男演员,悄悄用假名接了部短剧。
没人知道,看似顺风顺水的徐艺真也有迷茫的时候。CP拆伙、团队重组、盗版横行,每一步都像走钢丝。有粉丝问她是不是赚了很多钱,她在直播间笑着摆手:“真要是图钱,我早去带货了,拍短剧累多了。”她的较真在圈里出了名,拍戏时会跟编剧争论台词逻辑,跟演员磨戏到深夜,连剪辑的节奏都要亲自把关。2024年,她干脆和龙导合伙成立影视公司,持股30%当起了制作人,从选角到发行全流程把控,不到一个月就能出一部作品。
4.png
图片来源网络
现在再有人说她是“风口上的猪”,徐艺真只会拿出手机里的剧本——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批注,有的地方还画着心情符号标注情绪。从地下室啃馒头的群演,到拿大奖的女主角,再到手握股份的制作人,她用五年时间证明:没有天生的主角光环,所谓逆袭不过是把别人放弃的时间,都用来死磕一件事。那些说她“运气好”的人,没见过她为了一句台词练到嗓子沙哑,没见过她发烧时泡在冷水里拍戏,更没见过她备忘录里从“先活下来”改成的“拍好每一场戏”。
徐艺真的走红,其实打了很多人的脸。当传统影视圈还在纠结出身和资源时,她用一部部观众买账的作品撕开了天花板;当有人嘲笑短剧“上不了台面”时,她用敬业和较真定义了“演员的天职”。她的故事里没有捷径,只有“再坚持一下”的死磕。那么问题来了,当我们诉苦没机会的时候,是不是也像曾经的徐艺真那样,为了梦想拼过命?如果是你,能在地下室啃着馒头背台词,坚持到迎来曙光吗?

内容来源于51吃瓜网友投稿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