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0

0

收藏

分享

22年前因“人体裸模”一脱成名,被丈夫抛弃的汤加丽,现在后悔没

神秘香瓜k · 昨天 07:27
“拍人体写真=自毁前程?
1.jpeg

”二十年前,汤加丽被这句话钉在耻辱柱上;二十年后,她爸主动把那张争议照片塞进家庭相册,还跟着她到处站台讲座。
2.jpeg

时间到底替她翻了什么案?
先说个新鲜的。
上个月,北京798一间仓库改成的临时展厅,进门先看见一堵胶片墙——800卷褪色的底片,全是她2002年拍写真时“废掉”的。
旁边小屏幕循环放着她最新的舞蹈课:学生里有大码女孩,也有秃顶大叔,动作谈不上尺度,但每个人都敢把胳膊抡圆。
汤加丽在旁边一句口令:“先学会喘,再谈美。
”门票免费,门口却排了半小时队,一半人是00后,打卡顺便问:“这姐姐当年到底犯了啥错?

错?
当年可不止错,是“罪”。2003年新华书店门口,她的写真被塑料膜包得严严实实,旁边立牌手写“未成年人禁售”。
有人把书撕页寄到她父母家,里面夹字条:女儿裸体,全家丢人。
她爸气得手抖,把书锁进抽屉,过年亲戚来拜年,他拿报纸把书脊再裹一层。
那是她最后一次回老家吃年夜饭,此后十年,父女同桌不说话。
转机也怪。2004年打官司,她找律师不为赔偿,只要出版社把未授权出版的写真全部下架。
庭审结束,法官随口问:这些照片你到底还拍不拍?
她回了句:“拍,但下次只为自己。
3.jpeg

”笔录里这句话被圈了红圈,后来成了法学院课堂上的“自愿表达”典型案例。
有学生举手:“那她爸妈还不被气死?
”老师耸肩:“艺术史里,第一批观众往往是家人。

时间拉到2023年,安徽师范小礼堂,后排坐着她爸。
老头穿件灰色卫衣,胸口印着女儿工作室的logo——一个歪歪扭扭的“体”字,像体操落地的脚印。
讲座结束,学生起哄要父女合影,她爸先伸手搂住她肩膀,停顿两秒,像确认骨头不会碎。
第二天,她妈把那张合影洗成八寸,塞进家庭相册,旁边就是当年被锁抽屉的写真封面。
老头嘟囔:“反正大家都看过了,藏啥。

现在回头看,所谓“翻身”不是突然洗白,而是规则变了。2022年《中国当代艺术年鉴》把她的写真列为“行为节点”,评语一句大白话:首次把身体自主权摆到货架上,让买家和卖家一起尴尬。
尴尬之后,市场才开始谈“同意”“版权”“女性视角”。
换句话说,她先被当罪,后被当药,最后成了疫苗——疼过,才有抗体。
工作室的学员没人叫她汤老师,喊“加丽姐”。
她上课前让每个人先写仨字:“我怕____。
4.jpeg

”纸条收上来,一摞“胖”“老”“丑”,还有一张“我爸看到”。
她把这堆纸条贴墙,开音乐,带大家做第一个动作:背对镜子,双手抱自己。
她说:“别怕,当年我也这样,抱紧不过是先确认自己还在。

下课,她把那张“我爸看到”的纸条留下来,折小,塞进钱包透明夹层,跟身份证并排放。
有人问她是不是作秀,她笑:“留证据,提醒自己——怕什么,就带它一起出门,日子久了,它会比你先累。

故事讲到这儿,没有“赢麻了”的爽文结尾。
她还在交房租,工作室电费夏天照样跳闸。
只是偶尔,老头会发微信:闺女,下周我遛弯路过,你那还有课吗?
给我留根把杆,我抻抻老胳膊。
她回个“ok”心情,外加一句:带水杯,别逞强。
屏幕前的你,如果钱包里也夹着一张“我怕____”的小纸条,不妨留言说说你怕啥。
别怕丢人,汤加丽当年最怕的那一页,如今被她爸亲手贴进了家庭纪念册。
时间没替谁洗白,它只是把“怕”晒褪色,剩下的,就是人原来的颜色。
5.jpeg


内容来源于51吃瓜网友投稿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