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智贤因新剧《狂风圈》涉及辱华内容,遭中国网友集体抵制,三大奢侈品牌紧急解约,复出计划彻底泡汤。
全智贤时隔多年复出,主演的韩剧《狂风圈》原本备受中国观众期待,开播前三集豆瓣评分高达7.1分。
然而,第四集播出后,剧中出现明显辱华台词,瞬间点燃网友怒火。
观众纷纷涌向评分网站打低分,剧集评分暴跌至4.2分,制作方和全智贤本人遭到强烈谴责。
更关键的是,全智贤及其经纪公司至今未公开道歉,反而关闭社交平台评论区,试图冷处理蒙混过关,这种傲慢态度进一步激怒中国网友,抵制行动从剧集蔓延至她的商业代言。
三大奢侈品牌火速切割
1. 伯爵珠宝:反应最快,全面下架
伯爵珠宝与全智贤签约仅半年,但在事件发酵后不到24小时,就迅速删除所有与她相关的宣传内容,包罗官网、社交媒体及电商平台。
业内人士分析,奢侈品牌最看重市场口碑,一旦代言人涉及敏感争议,解约是一定选择。
2. 海蓝之谜:中外双标被揭穿,被迫全球撤代言
海蓝之谜最初仅删除中国区的全智贤宣传,海外平台仍生存,网友发现后怒批“双面人”,品牌迫于压力,最终在全球范围内下架她的所有物料。
这一事件也给其他国际品牌敲响警钟:在中国市场搞“区别对待”,只会自食恶果。
3. LV:毫不留情,直接抛弃
作为LV的全球代言人,全智贤此次触及底线,LV迅速行动,连丹麦官网都删除了她的照片。
有消息称,品牌方可能依据合同条款向她索赔,金额或高达上亿人民币。
业内解读:奢侈品牌的快速反应,证明中国市场的重要性已远超单个明星的价值,全智贤未来想再拿高端代言,几乎不可能。
据韩国媒体报道,全智贤此次复出,与其丈夫崔俊赫的财务危机有关,崔俊赫经营的私募基金亏损150亿韩元(约8000万人民币),家族企业陷入债务困境。
全智贤本想靠中国市场翻身,没想到因剧组“夹带私货”,彻底断送在华发展机会。
讽刺的是,《狂风圈》投资方迪士尼也遭牵连,这部号称“迪士尼在韩最高投资剧集”(耗资3.5亿人民币)的作品,如今因辱华内容被中国网友抵制,可能影响迪士尼未来在亚洲市场的布局。
人民网发文批评韩国娱乐圈“盗窃中国文化”“辱华成瘾”,相关部门已启动对韩娱合作的严格审查,这意味着,未来韩国艺人、影视作品进入中国市场的门槛将更高。
许多网友呼吁“限韩令不应解除”,并自发排查近年韩剧中的不当内容,例如,此前《朝鲜驱魔师》因歪曲历史被下架,此次《狂风圈》事件进一步加剧中韩文化争议。
从杜嘉班纳到巴黎世家,再到全智贤,所有试图挑战中国消费者底线的行为,最终都付出惨痛代价,中国市场早已不是“一边骂一边赚”的时代,尊重是基本门槛。
全智贤事件并非个案,而是给所有海外艺人、品牌的一个警示:想在中国市场发展,就必须遵守这里的规则。
中国消费者可以用真金白银支持优质作品,也能用集体力量抵制不当言行。
你认为全智贤应该公开道歉吗?韩国娱乐圈要怎么做才能重新获得中国观众信任?
内容来源于51吃瓜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