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须妥协?500%对华关税再临,特朗普正式宣战,向中方下最后通牒
最近国际经贸圈炸了锅,美国不仅明着说要对中国加征高额关税,甚至直接认了“中美在打贸易战”,还紧跟着给中方下了“最后通牒”。这关税可不是小数目,美财长贝森体现最高百分之五百,通牒里更是列了硬要求。
一边是来势汹汹的施压,一边是关乎自身利益的底线,不少人都想知道,中方这次会妥协吗?接下来的博弈到底会怎么走向?
这次特朗普的动作比之前都直接,先把“对华加征高额关税”摆上台面,而且不是象征性涨一点。
美财长贝森特在10月15号,体现美国约有85名参议员,准备授权特朗普针对中国购买俄石油,征收百分之五百的关税。
要知道,这么高的税率一旦落地,不管是中国出口企业还是美国本土消费者,都得受影响。
国货在美国卖得贵了,美国人买东西要多花钱,为了省钱会去买自制的商品,中国企业的订单也可能因此受到冲击。
但关税还只是第一步,紧接着特朗普就放出了“最后通牒”,10月15号,贝森特体现,如果中国停止实施稀土新规,美国有可能延长对华关税豁免期到三个月以上。
2025年,中美之间已经达成了多次为期90天的关税休战协议,眼看11月10号截止日期快要到了,美国又要旧事重提。
贝森特还体现,作为交换,他们或许可以延期,不过具体的细节,需要再之后的几周时间里谈判确定,之前,美国没承认过中美之间正在打贸易战,这次特朗普更是装都不装了。
当天晚上,特朗普在被记者问道,中美无法达成新的贸易协议的话,会不会陷入持续的贸易战时,他也是毫不避忌的体现,目前中美就处于贸易战。
面对美方强硬的施压,中方并没有像有些人猜测的那样“服软”,10月16号。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在主持记者会时回答记者的有关问题。
他体现我们依法对稀土实施出口管制,是为了维护世界和平和地区稳定,履行国际义务,这做法也符合国际惯例。
尽管中方体现愿意和世界各国,在出口管制方面加强交流,维护全球产业链的安全稳定,但美国还是希望通过增加自身筹码,向中方施压,迫使中方做出让步。
其中,有三个是美方目前迫切想要达成的,一是让中国放开稀土供应,不能再搞管制,二是要求中国停止从俄罗斯进口能源,三是让中国重新大量采购美国的农产品,好比大豆、玉米这些。
稀土是很多高科技产品的“工业维生素”,美国不少军工、芯片企业都依赖中国稀土,中俄能源合作是双方正常贸易,美国不愿中俄关系太好,自然要插手,而农产品采购,之前也一直是中美贸易里的重要话题。
而美国之所以着眼于这些,不得不提,之前中方拿出的一套“精准对位”的应对办法,首先是稀土,中方没有松口放开管制,反而把从开采、加工到出口的全链条管得更严了。
要知道,中国稀土产量占全球大半,而且在提纯、加工这些关键环节上,美国目前还没找到能替代的产能,没有中国的稀土,美国不少工厂可能都得 “断粮”,这可不是随便找个其他国家就能补上的。
然后是关税反制,中方也对等拿出了措施,对美国的一些农产品、能源产品加征了关税,而且力度跟美方的关税能“对上”,你给我加税,我也给你加税,不搞“吃亏”的买卖。
另外,在农产品采购上,中方也悄悄转了方向,之前从美国买的大豆、玉米,现在不少改成从巴西、阿根廷这些南美国家买了,而且订单量还不小。
这样一来,美国农民盼着的“大订单”没了,反而得担心自家的农产品卖不出去,这也给美国内部带来了不小的压力。
更关键的是,中方的这些应对都不是“蛮干”,而是有依据的,稀土管制是为了维护国家安全,究竟稀土能用到军工上,全球很多国家都是这么管的。
关税反制也是对等回应,符合国际贸易的基本规则,至于农产品换来源,更是正常的贸易选择,没什么可指摘的。
简单来说就是,愿意合作,咱们好好谈,要是想施压逼让步,那中方也奉陪到底,其实别看美方喊得凶,但仔细琢磨就会发现,他们其实没多少“真底气”,反而有不少“硬伤”。
首先是产能依赖,美国现在需要的很多工业品,好比家电、电子产品的零部件,还有一些化工产品,目前全球只有中国能大规模生产,而且质量和价格都有优势。
要是真把中国货的关税加得太高,美国本土企业要么就得花更多钱进货,要么就找不到替代的货源,最后可能得停产,这对美国的制造业来说可不是小事。
然后是美元的“信用问题”,很多人可能没注意到,美元在全球流通,而中国生产的这些工业品,正好是支撑美元购买力的重要部分。
要是中国货在美国买不到或者卖得太贵,美元的“含金量”可能就得打折扣,这对美国来说可是比关税更要命的事,还有就是反制手段的“单一”,美方现在除了加关税、放狠话,好像也没别的办法了。
想在稀土上卡中方的脖子?但美国依赖中国的稀土,想在能源上施压?中方已经找了其他供应国,想靠农产品逼中方让步?中方也换了采购来源。
说白了,美方的这些“施压招”,很多都打在了“棉花上”,没什么实际效果,反而可能把自己的企业、农民坑了。
从这次的博弈就能看出来,中方从来不是“任人拿捏”的,面对美方的高额关税和最后通牒,既没妥协,也没蛮干,而是用“有理有据、精准应对”的方式守住了底线。
美方想靠施压逼中方让步,显然打错了算盘,他们的产能依赖、美元信用问题,还有单一的反制手段,都是绕不开的“硬伤”。
未来不管贸易战怎么发展,中方都会继续维护自己的利益,也愿意跟美方在平等的基础上谈合作,但想靠“威胁”让中方低头,肯定是行不通的。
这种“不卑不亢、守住底线”的态度,也正是中国在国际经贸中越来越有话语权的原因。
来源:
红星新闻 2025-10-16《美财长称若中国停止实施,或将延长对华加征关税三个月豁免期限,中方回应》
观察者网 2025-10-16《美财长声称:如果中国停止实施新管制,可以再休战3个月以上……》
抖音@《留学》杂志 2025-10-17 所发内容
内容来源于51吃瓜网友投稿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