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史 发表于 6 天前

“普京大秘”首次透露,普京在中国这4天,每天只能睡几个小时

72岁的普京访华4天,行程紧凑到几乎没有时间睡觉。克里姆林宫发言人佩斯科夫罕见公开:总统这几天“每天只能睡几个小时”。
这不是夸张,是实情。塔斯社的官方通报也印证了这一点。有人把这称作“外交马拉松”,但这场马拉松背后,是俄罗斯在西方制裁与地缘孤立压力下的外交突围,也是一场国家战略的硬仗。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axegupay5k/35fb99a75a4f494094b8ce55a518bf4a~tplv-tt-large.image?_iz=30575&lk3s=06827d14&x-expires=1760692112&x-signature=kxc5PDuzrf9hPmE%2F6hbNlLkyGS0%3D
普京不顾年纪、不顾作息,硬撑着在中国跑完了48小时的外交全程,背后的意义,远比睡不睡得够觉要重得多。
连轴转的普京

8月31日,普京刚下飞机,短短几个小时就马不停蹄地进入状态。欢迎仪式、初步会谈,连续3个半小时连轴转。没办法,外交时间表排得太满,连缓一口气的空档都没有。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6w9my0ksvp/00ee1eb7d160474fb4e574c7ea140040~tplv-tt-large.image?_iz=30575&lk3s=06827d14&x-expires=1760692112&x-signature=Qz0kAUnPX8MGcmQ7T1Yss25X0D8%3D
到了9月1日,天津上合峰会成了“主战场”。普京的工作时间直接飙到16小时,光是双边会谈就见了10多位国家领导人,包罗印度总理莫迪。新华社的报道清楚记录了这一天的密度。这不是开会,这是在“打仗”外交战。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6w9my0ksvp/89e7a4fa4a804073804838c8eb7c135c~tplv-tt-large.image?_iz=30575&lk3s=06827d14&x-expires=1760692112&x-signature=1aG4QcogVh17e%2FLb9Lak09qntZA%3D
第二天,9月2日,重点转到中俄双边和中俄蒙三方会谈。核心议题是“西伯利亚力量2号”天然气管道。14小时的马拉松式谈判,把能源合作推到了台前。这一天的疲劳难度不亚于前一日,但成果也更具实质性。
第三天,北京阅兵成了这趟行程的“压轴戏”。凌晨3点起床准备,不是闹钟,是国家安排。紧接着与朝鲜领导人的会谈、晚间记者会,一直到晚上10点半,才结束这一天。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6w9my0ksvp/109af1946749440ba528e262e781e2e3~tplv-tt-large.image?_iz=30575&lk3s=06827d14&x-expires=1760692112&x-signature=gAuffRQDCZCrNKt8EpDhQzTLElY%3D
4天累积48小时高强度工作,平均每天12小时,这比国际劳工组织一周尺度工时还多。而普京还要应对5小时的时差。外交圈里把这叫“时差综合征”,《金融时报》甚至写了一整篇文章分析这种外交压力下的生理适应问题。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6w9my0ksvp/7ab3a3fe88f6450ca7652ecd3862d4f4~tplv-tt-large.image?_iz=30575&lk3s=06827d14&x-expires=1760692112&x-signature=IT4L6Rbk%2BSeUUGT7xbUJ1RIQIuA%3D
普京这趟中国行,不是走个过场,而是全程“多线并行”:开峰会、谈能源、搞安全、布外交。反观莫迪,只出席了上合峰会一个活动,连阅兵都没参加。这种对比下,普京的密集日程显得更有意图,也更具战略感。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6w9my0ksvp/a1bdc3c153db46eaa041fc909738f423~tplv-tt-large.image?_iz=30575&lk3s=06827d14&x-expires=1760692112&x-signature=DT9fgnprTPxRptd7ODn7SoK8gPc%3D
普京为什么非得把自己搞得这么累?背后的逻辑不复杂:俄乌冲突持续,西方制裁不断加码,俄罗斯外交空间急剧收缩,普京能出访的次数变少了,每一次都必须“用到极致”。
去年普京一共只出访了3个国家。这次访华,是他在俄乌战争发作以来,最重要的一次外交亮相。于是,所有的外交任务全都压在这一次身上。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6w9my0ksvp/d8b880b8d1d440f6962d8f4c9a5a3ec5~tplv-tt-large.image?_iz=30575&lk3s=06827d14&x-expires=1760692112&x-signature=8lkOS%2BV7lpJJ8Y%2FgKku7KBPTWsg%3D
强人领袖

佩斯科夫的说法耐人寻味,他没有多谈外交成果,而是强调了“总统睡得很少”。这不是偶然,而是一种政治亮相:我们正在拼,我们没有退。
《华尔街日报》在9月2日的评论中指出,俄罗斯在被西方围堵的情况下,东向外交成了战略重点。从亚洲到中东,再到非传统盟友,普京的外交版图发生了明显倾斜。这次访华,就是一次“集中展示”。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6w9my0ksvp/dc6429f12d074e34a20f4ef1e7af60dd~tplv-tt-large.image?_iz=30575&lk3s=06827d14&x-expires=1760692112&x-signature=1iQWfZEunni8SBLQ8Kbk6ahoHt8%3D
从会见非上合成员国塞尔维亚总统,到与斯洛伐克代表团的会谈,再到中俄能源合作、军贸协商,几乎涵盖了俄罗斯当前所有对外合作的重点方向。塔斯社在9月4日的整理显示,这些会谈不仅多,而且领域全,既有战略层面的能源协议,也有战术层面的贸易安排。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6w9my0ksvp/13e2e302154d494e892d38a1bd47af09~tplv-tt-large.image?_iz=30575&lk3s=06827d14&x-expires=1760692112&x-signature=Bez3N4DBObvA331jMzG8lGL%2BmmE%3D
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所长马斯洛夫的话点出了关键:“此次访问是俄罗斯转向东方的标志性节点。”这不是说说而已。普京确实在用自己的体力和时间,为俄罗斯的“东方路线”下注。
72岁的普京,早就不是精力旺盛的青年领导人。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6w9my0ksvp/6f505978a6b44fb79f42d5b63789fd06~tplv-tt-large.image?_iz=30575&lk3s=06827d14&x-expires=1760692112&x-signature=gqrhhLDMCFqHvpvT24XZtXGYHQs%3D
但这次中国行他必须“扛得住”。问题是,他原本的作息习惯是一种“夜猫子节奏”:中午后开始办公,深夜做决策。北京的活动节奏却是清晨起步,节奏完全相反。
尤其是9月3日的阅兵,凌晨3点起床,对普通人已经够呛,更别提一个72岁的总统。这种生理挑战,不是靠意志力就能轻松扛过去的。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6w9my0ksvp/7341e1256b714e489277bfc7398bae72~tplv-tt-large.image?_iz=30575&lk3s=06827d14&x-expires=1760692112&x-signature=eC0eMVBPqHHjwlqjgJVryYney4M%3D
当然,克里姆林宫一直在塑造普京的“硬汉”形象。柔道、冰球、游泳,一系列体育活动成了他健康的“标签”。
但这并不代表他真的可以无视生理极限。《金融时报》早在2024年就曾引用匿名医疗陈诉,对普京的健康状况提出质疑。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6w9my0ksvp/2fa4b18441f64703a9c18cbf726a5eee~tplv-tt-large.image?_iz=30575&lk3s=06827d14&x-expires=1760692112&x-signature=RLSpA3U1%2F09kOcVMngvZb%2BdG5nc%3D
这次佩斯科夫主动提及“睡眠不足”,其实是一种政治操作。在俄罗斯国内,这种“领导人拼命工作”的叙事极受欢迎。Levada中心8月的民调显示,76%的俄罗斯人认为“领袖的耐力代表国家意志”。普京一边熬夜,一边出镜,正是给国内传递一个信号:我还在坚持,俄罗斯不会退。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6w9my0ksvp/b8880029e2ac449f8a90e5b111417314~tplv-tt-large.image?_iz=30575&lk3s=06827d14&x-expires=1760692112&x-signature=8JkThNca3qZBJ3V4zwIF%2FBaLUUo%3D
这种演出式的坚韧,也是在给国际社会“传话”。2024年G7峰会期间,美国总统拜登因为身体状态提前退场,曾引发媒体热议。普京此时反其道而行,正是要营造“俄罗斯领导人更稳定、更可靠”的对比印象。
高强度或成常态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6w9my0ksvp/28dff745942a4763b9639aa5dec579ed~tplv-tt-large.image?_iz=30575&lk3s=06827d14&x-expires=1760692112&x-signature=7FF81oxlvsCkOHEPKykbLxgjcZE%3D
但问题也来了。伦敦国王学院的俄罗斯问题专家萨姆·格林就指出:“高强度外交是普京应对国际孤立的须要演出,但亦袒露俄罗斯人才梯队短缺的隐患。”这句话的含义不难理解:除了普京,没人能扛下这套外交任务。这种“个人领袖主义”的模式,也让俄罗斯的外交未来充满变数。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6w9my0ksvp/cd6e41bd0d2a4ffb83dcad344d9145ff~tplv-tt-large.image?_iz=30575&lk3s=06827d14&x-expires=1760692112&x-signature=YnoLLR5TBwFnx6zZwkFPLpcBFI0%3D
普京这次访华的“无眠之旅”,外貌看是个人体能的挑战,实质上是俄罗斯国家战略的具体体现。当外交资源严重受限,每一次出访都必须榨干最后一滴价值。
对普京来说,失眠不是问题,达成战略目标才是。这一趟,他不仅完成了“东方转向”的外交宣示,也在国内外观感上实现了“强人领袖”的形象加固。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6w9my0ksvp/2d8a335f04f6466f8414e60de61bf04f~tplv-tt-large.image?_iz=30575&lk3s=06827d14&x-expires=1760692112&x-signature=7TYOL51NTVY8E3kqyYozWcLGoNI%3D
未来,如果俄罗斯继续深化与金砖国家、上合组织的合作,这种“高强度外交”恐怕将成常态。而在全球多极化的进程中,领导人的“身体政治”正悄然成为一种新型软实力竞技。
正如《人民日报》国际版在9月6日所评论的那样:“领袖的行程表背后,是一个国家的外交决心与战略方向。”普京的睡眠少了,但俄罗斯的步子,正在往东走得更快、更稳。
信息来源:
[1]俄总统新闻秘书:普京访华4天累计工作48小时 羊城晚报•羊城派综合
[2]俄媒发布视频:普京在天津的一天 环球时报



内容来源于51吃瓜网友投稿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普京大秘”首次透露,普京在中国这4天,每天只能睡几个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