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名著小学生版全套注音版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原著正版
看着京东月销过万的四大名著青少版,家长群早炸了锅。人民文学社新版注音版把白骨精改成“变化考验”,中华书局硬塞进思维导图,这波操作到底是传承经典还是毁经典?
最近刷到北京某小学五年级必读书单,要求两个月啃完四本改编版名著。
家长群里吐槽最多的就是“智取恶人版水浒传”,武松血溅鸳鸯楼愣给洗白成扫黑除恶正能量。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6w9my0ksvp/c0d538345c86477d97101fb743a1bb69~tplv-tt-large.image?_iz=30575&lk3s=06827d14&x-expires=1754812907&x-signature=k3WsP%2Frtwc%2BrueOaPriFVdgQZLE%3D
上海人美社的漫画版倒挺抢手,可孩子看完连环画版三国,以为诸葛亮跟奥特曼似的会发激光。
专家们吵得凶。
北师大儿童文学所刚出的测评报告显示,市面上63%改编版存在过度简化问题。
中华书局那个取经路线图被扒出唐僧居然绕道海南岛,地理老师看了直摇头。
但人教社编辑说得也在理——8岁孩子看原版“贾瑞照风月鉴”确实不合适。
二手平台最真实。
95新的注音版红楼梦转手价不到十块钱,买家留言清一色“娃翻两页就扔”。
反倒是故宫去年出的立体大观园书,二手价炒得比原价还高两百。
有个海淀家长晒娃读书笔记绝了——看完青少版西游记,作文写“唐僧团队像我们研学小组,观音菩萨是班主任”。
别光盯着出版社噱头。
河南某特级教师私下透露,真正能坚持读完四大名著的孩子,家里肯定有亲子共读基础。
成都家长群流行“章回体阅读法”,每天演五分钟三打白骨精,比逼着娃写读后感管用多了。
现在连文具都来分杯羹,某爆款西游记文具盒带AR功能,扫一下就能看蟠桃会动画。
说到底还是急功近利惹的祸。
培训机构搞什么“七天速读四大名著”,结果孩子只记得黛玉葬花是环保行为。
有这功夫不如带娃逛逛正定荣国府,吃着刘姥姥同款茄鲞,比背一百个思维导图都强。
突然想起小时候蹲书店蹭完的老版连环画,现在家长恨不得把名著嚼碎了喂给孩子。
接力出版社的有声书卖40多块,评论区别有洞天——三分之一家长买来自己听,说是弥补童年遗憾。
经典终究得自己趟过,改编版顶多算个引路人,别指望它能背着孩子过河。
刷到个神评论:“我家娃看完注音版三国,问我曹操是不是偷塔高手。”这届家长太难了,既要防着原著的封建糟粕,又得扛住改编版的魔改骚操作。
什么时候能出个真实度平衡版?
别让大闹天宫变成过家家,也别整得跟学术论文似的。
内容来源于51吃瓜网友投稿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