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0

0

收藏

分享

女民兵李思颖阅兵回家仅半天,母亲官宣其新身份,太牛了,全网恭喜

时光是个美人615 · 2025-9-18 10:26:40
她背上学校发的帆布包,站在校门口。白色长裤,蓝色上衣。笑得很轻松。刚从北京回来没多久,汗味还在衣角里。

很多人盯着的是天安门前那个整齐的方队。女民兵走过来,步子齐,动作硬。那是这次场上唯一一个全女兵方队。

但我更在意另一件事。选人怎么选。训练怎么练。散场后她们去哪。李思颖,来自河北,就成了一个入口。

她本科结业后入伍,进了仪仗队。干了5年。拿过年度仪仗尖兵。还荣立个人三等功。这些不是传说,是记录。

仪仗训练常年高强度。站立、正步、刀枪动作,细到角度。误差不留。节拍进了骨头。她把这套东西带进了后面每一步。

这次她换了身份。是女民兵教练员。队伍训练了数月。反复磨合,动作统一。唯一的全女兵方队出场,这个信号很直白。

选拔没有花样。体能过线,心理稳,纪律硬。再就是吃得了重复。封闭集训,纠姿、走台、拉队形。一遍又一遍。

时间线也清楚。6-14,母亲在账号上晒出她的录取通知书。她在训练,没法第一时间看。9-6和9-7,她去学校报到。

学校是河北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工商管理专业。她拎着学校发的帆布包,在门口合影。照片里还有细节,白裤蓝衣。

她之前有一份不错的工作。工资不差。她还是放弃了,去考研。解释不复杂,想要更多可能。她用行动把路改了。

人气忽然上来。评论里有人问她的择偶尺度。她母亲只回了一句:优秀又善良的人。热度很快,课程表更快。

从技术看,女兵上队列不稀奇。难在规模化。一条方队,要把步幅、摆臂、转头,压到同一套节拍。方法只有一个,重复。

战术层面,女民兵不该只走队列。通信、无人机、卫勤、救援,都在用人。强度不同,尺度相同。任务来了就顶上去。

战略层面,民兵是动员的底座。女性加入多了,池子更大。技能也在换层。不只是体力,更是技术和管理。

组织视角看,高校是天然的人才库。像她这样,白天读管理,假期回到队里带训。两条线并行,互不冲突,还能互补。

管理上也有意义。队伍里有人拿过三等功,也有人是研究生。对年轻人有吸引力。招募容易一些。留人也更有抓手。

风险也要算。关注多了,噪音多。个人隐私要护。训练和学业容易撞期。学校与单位需要提前排期,把节奏定下来。
这次看衔接。集训是几个月。阅兵结束,她回家半天就去报到。流程顺不顺,看这些小节点。外面看热闹,里面看时序。
往后怎么走。大型任务里,女兵比例大概率还会抬头。无人系统、信息勤务、医疗救护,这些岗位对女性很友好。
她把正步的精确,带进课堂和项目。把队列的时间观念,用在论文和小组汇报。操场和教室互通。哨声再响,看她站哪。

内容来源于51吃瓜网友投稿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