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0

0

收藏

分享

看到释永信的结局,才明白“寺内杀生”的素全法师含金量有多高

IOCOscar6 · 7 小时前
两份最新财报摆在案头,左边是少林寺18家关联公司2023年合并资产负债表,资产栏赫然写着10.3亿元;右边是罗汉寺妇幼救助中心季度报表,支出栏里3000元为一名宫外孕孕妇垫付手术费,余额只剩27.6万元。
1.png

数字的落差,把佛教推向聚光灯——一边是市值十亿的“少林IP”,一边是连一台B超机都要借的慈悲道场;两条轨迹不仅关乎两个和尚,更关乎佛门如何在21世纪活下去。
2.png

释永信:从“首善僧”到“十亿方丈”,只用了三十年
他像一位CEO而不是方丈:用“少林”二字注册商标、开素饼连锁、办功夫巡演、拍网剧《少林小英雄》,把一座北魏古刹拆成了可售卖的模块资产。2023年底的资产清查相当于给这段商业狂欢拉下了电闸:18家企业、10亿估值,外加悉尼400万澳元的临海德比公馆——这些过去被轻描淡写的“香火经营”,被审计笔笔写成“未申报的境外资产”。
更严重的是职务侵占:虚构“千佛殿修缮”项目,三年报了8000万,真正进工地的不到3000万,剩下5000多万成了香艳故事里的别墅、珠宝和几张飞往迪拜的头等舱机票。
人们这才意识到,信仰是可以被注册、分拆、上市的。
3.png

少林寺从“功夫圣地”酿成了“功夫市值”,功德箱升级成POS机。
监管新规应声落地:2024年起僧人不得做法人、寺庙不得上市、所有账目联网可查。
释永信事件成了佛教商业化的“三聚氰胺”——没人能再说这只是个别败类,它戳破了系统性的脓包。
素全法师:在地震废墟上用袈裟接生108个孩子
4.png

同一天空下的罗汉寺,画面却像黑白旧片:2008年,汶川余震不止,寺院山门成了临时产房。
素全把禅床拼成手术台,僧袍当产褥垫,破戒开荤给产妇炖鸡汤,三个月里108个新生儿次第啼哭。
媒体叫他“罗汉娃之父”,他只回一句:“孩子活下来,才是真佛法。

5.png

十六年后,第一批“罗汉娃”已经上大学,20人里3人学医,誓言“把当年得到的命,再递给下一个人”。
素全的新动作不是建大佛、开连锁,而是把大殿后院的柴房改成妇幼救助中心;一年劝回300多名想轻生的孕产妇,账本上的最大一笔支出是2600元——给一位贵州打工妹买了回乡车票。2024年3月,他被联合国和平使者项目提名,理由很简单:他以最小的资源,救最多的人,让宗教回到了“救命”而不是“救场”。
佛门向左还是向右?
三把钥匙看清流向
6.png

一、监管——从“自我净化”到“外部审计”
过去寺庙查账,用方丈和寺管会的红章就算过关。
现在所有宗教活动场所财务必须网上报备,像上市公司一样三年一审。
方丈不再是一把手说了算,监事、会计、信众代表三方签字才算数,防止“千手观音变千手签字”。
7.png

二、僧侣——从“身份”到“职业”
2024年起,僧人拿戒牒要过三道关:佛学院学籍联网、寺院考核、地方民宗局终审。
信息入库后,一旦犯戒即刻吊销资格;想当“云游和尚”混吃骗喝的,扫码就露馅。
佛教教职人员首次出现“全国黑名单”,释永信如果还想再注册一家企业,系统会直接弹出“禁止”。
8.png

三、公众——从“朝拜”到“监督”
社交平台把功德箱酿成了透明玻璃罐。
信众可以随时查寺庙的采购单:一尊3米高的贴金铜佛,到底花了50万还是500万?
年轻人更愿意给“看得见的慈悲”扫码,罗汉寺救助中心一天能收到2300元零钱捐款,而某景区寺庙的“头香拍卖”直播,点赞却只有三位数。
9.png

信徒用脚投票,商业化的寺庙香火虽盛,却留不住人心。
佛门如何不被市值裹挟?
把“利”写成“利他”
少林寺若想自救,只有一个办法:把10亿资产切成10万份“功德股份”,定向投向偏远乡村的义务教育和乡村医生计划——让每一块钱都长出“悲悯”的利息。
10.png

素全早就做了示范:妇幼中心的善款不是拿来扩建金身,而是直接酿成孕妇的产检费、孩子的奶粉钱,利息是人命。
写在最后
当钟声敲响,信众抬头看见的到底是金光闪闪的毗卢帽,还是袈裟下一双帮人接生的手?
释永信和素全把两条路都走给我们看:钱可以酿成道场,也可以酿成枷锁;慈悲可以酿成头条,也可以酿成日常。
11.png

佛门的下一站,不在纳斯达克,而在一张张被救助后重新亮起的脸。
未来十年,谁能留下香火,取决于谁先放下算盘,拿起体温计。

内容来源于51吃瓜网友投稿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