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0

0

收藏

分享

马伊琍造型又翻车了,穿抹胸条纹拖地长裙显老态,被嘲像斑马

MerleRing · 7 小时前
花十几万打造的红毯造型,却被粉丝吐槽像动物园斑马,49岁的马伊琍到底踩错了哪一步?
在刚落幕的ELLE风尚大典上,马伊琍身着黑白横条抹胸长裙,配合极贴头皮的过直长发。
本以为是一次突破,结果社交平台上一片吐槽:有人嫌条纹压身高,有人盯着颈纹放大,甚至把她和草原上的动物相提并论。
短短几个小时,这套礼服冲上热搜,一边质疑“气质尽失”,一边心疼“姐姐状态不错别黑”。
1.jpeg

看似普通的一场时尚秀,让30+、40+女性关于“能不能换风格”的焦虑再次被点燃。
先把现场细节还原。
那件拖地长裙来自国外高定系列,售价超十万元,全身黑白宽条纹加上抹胸设计,自己算是很经典的时装学院派。
但关键在头发:超贴头皮、无层次的长直发把脸部线条原形毕露,颈纹也被高清镜头无限放大。
2.jpeg

配套的金属长耳环垂到锁骨,反而让本就竖线感强烈的造型更显瘦削。
这种“利落+冷感”路线如果换到二十多岁的模特身上或许能撑住,可一旦放在近五十岁的女演员身上,难免被挑剔。
不少观众记忆里的马伊琍,是在《我的前半生》里短发锐气的罗子君,是在《繁花》中摇曳生姿却依旧干练的汪小姐。
那都是清爽利落、骨骼感和精神气并存的形象。
3.jpeg

这回强行拉长的黑直发、花纹存在感爆棚的裙摆,与观众早已固化的印象冲撞,自然容易让人觉得违和。
类似情况不止一次。
年初的上海品牌活动,她穿粉色oversize西装,想尝试少女色调做减龄,却因为版型过大显得气场略尴尬。
加上灯光问题,衣料的亮面质感把脸色衬得发白,当晚同样被吐槽。
一年来,马伊琍不断尝试亮片、条纹、中长发,似乎希望跳出“短发姐姐”的标签,可每一次转换都会引来截然不同的评价。
4.jpeg

时尚专栏作者Linda Li分析,一旦演员用某一种造型在爆款剧中留下深刻记忆,观众就会把那套视觉符号固化为个人标签。
马伊琍的情况正是如此。
《我的前半生》让短发、干练、利落深入人心,接下来所有偏柔、偏甜、偏繁复的尝试都要冒着“被挑剔”的风险。
脱离个人偏好,单看服装自己,这条抹胸条纹裙并不失败——经典黑白,对身形要求不算苛刻,可问题出在整体搭配逻辑。
5.jpeg

配发型、配妆容、配配饰,这三个环节不能全部拉到一个极端。
造型师选择了直发、裸妆、长耳饰,等于把线条感叠满,失去了呼吸。
只要其中一个环节改成柔和,好比把头发盘起或剪回耳下,效果就完全不同。
对大众来说,真正焦虑的不是马伊琍穿什么,而是自己能不能在年龄变革中自由切换风格。
6.jpeg

40岁之后,身材曲线、皮肤状态、精神面貌都会起颠簸,衣橱里那一批青春期买下的碎花和亮色西装到底还能不能穿,心里没底。
马伊琍是镜子,折射的正是我们日常的困惑。
造型师张悦给出过思路:中年阶段最重要的不是“减龄”而是“减压”。
衣服质地可以好,剪裁要利落,把注意力从花纹移向面料和廓形。
再想花样时,可以在配饰、色彩局部动脑筋,而非整身大改。
7.jpeg

马伊琍想要突破固有标签无可厚非,若能用更平滑的方式过渡,观众就不至于在认知上“刹车不及”。
同时,不能忽略的是,她的状态依然硬朗。
近来拍戏与带娃两头跑,每周都在健身房打卡,体脂率据说维持在20%上下。
大女儿晒出合照,母女同框,站姿神情几乎一个模子刻出来。
8.jpeg

生活层面,她把孩子交给父母临时照顾,一有空便亲自接送,努力做到工作与家庭兼顾。
正是这些真实的日常,让更多人看到女性在不同角色间切换的韧劲。
把镜头拉远一点,娱乐圈里像马伊琍这样,在成名阶段拥有鲜明个人形象的女演员并不罕见。
刘敏涛的短发红唇、舒淇的微卷长发、章子怡的极简黑礼服,都在观众心里烙下根深蒂固的记忆。
一旦脱离那条审美轨迹,质疑声随之而来。
9.jpeg

问题不在女明星,而在我们是否给她们试错空间。
很多网友用“显老”形容马伊琍的新造型。
可换个角度,四十九岁如何能不显年岁痕迹?
欧美红毯上,朱莉、妮可、查理兹等人从不刻意掩饰岁月划过的细纹,靠的是整体气场和自信。
10.jpeg

在国内市场,女演员依旧难逃“少女感”审美的桎梏。
一次失败的礼服,就可能被贴上“江郎才尽”的标签,这未免苛刻。
然而,时尚产业从来不是慈善组织。
造型翻船带来的讨论,既能提升曝光,也能倒逼团队和艺人寻找新的审美平衡。
11.jpeg

对于马伊琍而言,保持特色的短发固然安全,但艺术和形象同样需要更新。
从长远看,观众和时尚圈也需习惯一个不断变革的马伊琍,而非把目光局限在过去的角色。
大众要的究竟是什么?
既希望明星保持稳定icon,方便记忆,又希望他们每一次现身都能带来新鲜感。
这种天然的矛盾决定了,任何女演员想在舞台上“惊喜+稳妥”两全,都得付出双倍心血。
12.jpeg

更现实的启示是:普通人在衣着上可以多做实验,但实验不等同于彻底推倒重来。
先在发型或配饰里做小步调整,让自己和周围人有适应过程;把预算花在剪裁到位的西装、质地好的裙子,而不是一味追逐潮流。
弄清楚想表达的气质,比把照片P到没皱纹更重要。
从舆论轨迹看,马伊琍这套黑白条纹礼服的大讨论正在降温,新的红毯事件很快会顶上热搜。
13.jpeg

可这一次留下的问题值得回味:当生活与年岁悄悄改变外形,我们有勇气尝试新风格吗?
当尝试受挫,还愿不愿意调整再试?
正如许多中年职场女性在评论区写的那样:因为角色转型、行业剧变、身体状态下滑,焦虑如影随形。
但越在意外部眼光,就越难拿回审美主导权。
马伊琍身上的可取之处,并不止于演技和奖项,而是一次次在公众视角下跌倒又爬起的坦然。
真正的穿衣自由,或许是能把“翻车”视作小考,勇敢告诉自己:今天不适合,下次再换。
期待下次活动,她还能带来新的想象空间。
也期待屏幕前的我们,在衣橱和人生里,都有同样的底气去试错、去成长。

内容来源于51吃瓜网友投稿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