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0

0

收藏

分享

全家移民加拿大,息影后跟丈夫卖薯片,双料影后李秀明现状如何?

富足微风 · 4 小时前
“影后卖薯片?



”——刷到这条老新闻时,差点把嘴里的可乐喷出来。
谁想到,80年代一票难求的“孔雀公主”,后来真在超市货架上蹲着,跟乐事抢地盘。
李秀明最近一次被拍到,是在温哥华一间老人院,白毛衣+牛仔裤,头发花白却挽得利落,正把一箱箱国产羊绒围巾往车上搬。
义工小声说,她捐完东西没留名,只问了一句“老人们喜欢什么口味的中秋月饼”。

照片糊到爆,还是被人认出来——那双眼睛,大银幕上看过就忘不了。
很多人以为她退圈即退网,其实人家只是换了个“片场”。1994年,北京财贸学院夜校,最后一排常坐着戴棒球帽的女同学,条记写得比谁都密。
同学后来回忆,老师讲到“用户心智”时,她突然举手:“如果薯片想打败进口牌子,是不是得先让小孩在拼音里找着它?
”——这问题,直接成了“大家宝”上市前的核心策略。1997年,超市端架第一次出现红底金字的“大家宝”,旁边就是售价贵30%的品客。

三个月后,品客悄悄让出半层位置。
更野的是渠道。
当年火车盒饭里附赠的“小包装”,就是她的点子。
列车员推着餐车喊“买饭送薯片”,小孩闹家长买,家长一边骂一边掏钱包。2000年,公司账上滚进1个亿,她给全体员工发了一台当年最牛的诺基亚,附短信:咱们一起把“洋薯片”打成“土薯片”。

2002年,百事来谈收购。
谈判桌上,她只提一个条件:生产线一百多号工人,一个不能裁。
对方愣住,还价的筹码瞬间少一半。
签字那天,她把头发剪短,说:“戏服脱了,得让角色活下去。

”同年,北京电影资料馆办回顾展,大银幕上再放《许茂和他的女儿们》,观众席有人哭到口罩湿透,却没人知道片中的“四姑娘”正在隔壁会议室签股权转让。
加拿大地产圈华人本就不多,她倒好,直接啃下温哥华市中心一块“毒地”——旧加油站,土壤污染超标,银行不肯放贷。
她拉来原住民部落做环保背书,自己飞回国内找老同事众筹,把地块做成LEED白金级公寓。
去年封顶,开盘价每尺比周边贵12%,一抢而空。

记者追问投资逻辑,她笑:“拍电影时,导演说最难拍的是夜景,因为得自己打光。
地产也一样,别人嫌暗的地方,你打出光,就值钱了。

今年北影节,修复版《孔雀公主》放映结束,灯亮起,90后观众鼓掌三分钟不散。

主持人请她视频连线,屏幕一亮,全场尖叫。
她摆摆手:“别喊我女神,叫我李姐就行。
薯片少吃,容易胖;电影多看,不怕胖。
”台下哄笑,却又突然安静——谁都能听出,那句玩笑里藏着告别的味道。

从金鸡奖到超市货架,再到异国工地,她每一步都像在反着剧本走。
可细想,又全是同一套动作:选最难的景,自己打光,让角色活下去。
如今货架上早已看不见“大家宝”,但打开抖音,偶尔还能刷到有人用旧铁盒装零钱,红底金字依旧晃眼。
评论区一句话点赞最高——“她让我们相信,就算银幕暗了,人生也能剪出下一幕。



内容来源于51吃瓜网友投稿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