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穿着白色居家服的女人,在网上分享自己家里的样子。
客厅里没有电视机,一边是给孩子准备的书,另一边是她自己的书。她说自己家,就是北京一个“中等收入家庭”。
很多人看着看着,才认出来,这不就是李七月吗?
就是那个曾经在央视主持人大赛上,让董卿都点头称赞的李七月。
记得那场角逐,她一站上台,就跟别人不一样,很稳。说话不急不慢,眼神里有东西,不是空洞的。
那时候,多少人都觉得,这姑娘以后肯定不得了,说不定就是下一个董卿。
她是怎么走到那一步的?
李七月是东北人,出生在七月,名字就这么来了。家里条件很普通,爸妈都是上班的。可她自己争气,从小就是那种“别人家的孩子”,脑子好用,成绩也好。
她很早就想当主持人,不是说着玩玩,是真的去练。对着镜子看自己的心情、动作,一遍遍练发音。后来考上了中国传媒大学,算是敲开了那扇门。
结业以后她当了记者,去了《远方的家》,到处跑,风吹日晒的,什么苦都吃了。这让她身上有了一种很实在的气质,不像一直待在演播室里的主持人。
这些经历,后来都在一个节目里用上了。
那个节目叫《等着我》。
那是个帮人找亲人的节目,台上的故事,一个比一个心酸。李七月在里面不只是个主持人,她更像一个倾听者,一个能跟他们一起哭一起笑的人。
还记得那位叫王玉明的老爷爷吗?
他来找自己走丢的老伴。老伴得了阿尔茨海默症,什么都不记得了。老爷爷找了她好几年,就靠两条腿走。
他说了一句话,特别简单,但砸在人心里特别重。
“我从小是个孤儿,有她了,我就有家了。”
当寻人团宣布没能找到人的时候,老爷爷整个人都垮了,那种痛苦的心情,谁看了都受不了。李七月在旁边,根本控制不住,眼泪哗哗地往下流。
她走过去,蹲下来,给老爷爷擦眼泪。
那个画面,很多人都忘不掉。大家觉得,这个主持人,心里是真有感情的,不是在演。
因为这些体现,她越来越被大家认识和喜欢。
可奇怪的是,就在大家觉得她要大放异彩的时候,她在电视上出现的次数,变少了。后来,好像就慢慢“消失”了。
这是怎么回事呢?
很多人都在猜。有人说她太实在,不会搞关系,得罪人了。也有人说她没配景,在那种地方,光有本事是不够的。说什么的都有,但她自己从来没出来解释过。
时间长了,大家也就慢慢淡忘了。直到她自己开始在网上发一些生活日常。
视频里的她,留着一头利落的短发,身材还是很好,一点也看不出是生了孩子的妈妈。她说话的语气很平和,就像一个邻家姐姐,在跟你聊她的生活。
她家里的布置,简单又温馨。她说把客厅酿成了“亲子客厅”,这样就能有更多时间陪孩子看书、玩耍。没了电视,家里反而更安静,也更有人情味了。从她分享的那些书,看得出她一直在学习,没有停下。
有人看到她现在的生活,觉得她“落魄”了,说她输了“面子”。
可在她自己看来,这或许才是她想要的。不用活在别人的期待里,不用去争那些闪闪发光的位置。一家人安安稳稳,过自己的小日子,这不就是一种“里子”吗?
工作还在做,只是换了一种方式。生活重心放在了家庭上,陪着孩子长大。这样的人生,或许不够耀眼,但足够踏实。她已经找到了真正属于自己的那条路。
内容来源于51吃瓜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