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是那场婚礼上的视频,很多人都快忘了邹市明和冉莹颖了。
视频里,冉莹颖拿着话筒,半开玩笑半认真地冲台上喊,说这点小礼品哪够,我老公可是拳王,怎么也得送套房!
旁边坐着的邹市明,头都快埋到桌子底下去了,满脸的尴尬。
网上的人把冉莹莹骂惨了,说她太掉价,把拳王最后一点脸都给撕了。
可大家不知道,那时的他们,可能真的比谁都需要一套房。
从云端到谷底,有时就一个决定的距离
在搞砸之前,这两人的人生剧本,拿的都是顶配。
一个是奥运冠军,打遍天下无敌手,为中国拳击挣足了脸面。
一个是北大高材生,央视财经频道的主播,人长得漂亮,脑子还好使。
他俩走到一起,简直就是小说里的“王炸组合”。一个有力量,一个有智慧,怎么看,这日子都差不了。
冉莹颖为了支持丈夫,更是干脆,直接把央视的工作给辞了。专心做他背后的女人,陪他训练,给他当翻译,照顾一家老小。
邹市明也争气,一块块金牌往家里拿。那时候,他们每次出现,都是前呼后拥,风光无限。
谁都以为,他们的好日子还在后头呢。
可谁也没想到,一个“开拳馆”的念头,把这一切都给毁了。
2个亿砸进去,连个响都没听见
2017年,邹市明退役了。
冠军嘛,总有点情怀,他想弄个中国最牛的拳馆,培养下一代。
这个想法没毛病,可坏就坏在,他把开拳馆当成了打角逐。
打角逐,就得要最好的装备,最好的场地。于是,他把拳馆开在了上海最贵的商圈,一个月光租金就几十万。
里面的器材,全是从国外进口的,一套就上百万。装修更是奔着顶级去的,每一个细节都透着“不差钱”。
前前后后,夫妻俩把多年的积蓄,差不多整整2个亿,全砸了进去。
开业那天,名人来了不少,媒体也报道了一堆,看着是红红火火。
可热闹劲儿一过,问题来了。
来咨询的人多,掏钱报名的,没几个。
有钱的家长觉得,拳击太苦了,舍不得孩子受罪。
普通家庭呢,一看那价格,一节课好几百,吓得扭头就走。
这拳馆,就像个漂亮的空壳子,外面看着光鲜,里面却一直在烧钱。
不到一年,就撑不下去了。员工工资发不出,借的钱也还不上了,天天有人上门要债。
为了还钱,他们把上海的房子卖了。
可这还不够。
冉莹颖把自己最宝贝的那些名牌包包,珠宝首饰,一件件拿出去卖掉,换成钱去填那个无底洞。
曾经让她在名流圈里闪闪发光的东西,最后都酿成了救命钱。
祸不单行,才是生活最真实的样子
钱没了,还能再挣。
可老天爷好像觉得,给他们的考验还不够。
就在他们为了债务焦头烂额的时候,他们的小儿子,被查出来“发育迟缓”。
医生说,孩子需要长期打一种进口的激素,一针就要几千块。
这对当时的他们来说,简直是晴天霹雳。
那段时间,有人拍到邹市明一个人去逛平价超市,在打折蔬菜区挑挑拣拣。身上的衣服,也是最普通的运动服,再也看不出半点“拳王”的影子。
而冉莹莹,也几乎从所有的社交场合消失了。
生活的重担,把这对曾经意气风发的夫妻,压得喘不过气。
现在再回头看那场婚礼上的“要房”闹剧,你还觉得是冉莹颖情商低吗?
或许,那只是一个被逼到绝境的女人,用一种最鸠拙的方式,在宣泄她的压力和绝望。她抓住“拳王”这个最后的稻草,想看看它还能不能换来点什么。
可惜,除了嘲笑,什么也换不来。
洗掉一身光环,日子还得往下过
最近,冉莹颖开始在网上发一些生活的视频。
没有名牌,没有派对。
她穿着最简单的睡衣,在院子里,带着两个儿子一起做月饼。孩子们玩得满脸都是面粉,她就笑着拿纸巾去擦。
邹市明在一旁看着,一家人笑得特别开心。
还有网友,在一家儿童康复中心,碰到了他们。
邹市明抱着小儿子,耐心地陪着做康复训练。冉莹颖就在旁边,仔细记录着孩子的每一个进步,跟康复师小声地交流。
夕阳下,他们的身影被拉得很长。
那一刻,他不是什么拳王,她也不是什么央视主播。
他们就是一对最普通的父母,为了孩子,在跟生活死磕。
那场价值2个亿的失败,几乎夺走了他们的一切——财富、名声、体面。但也正是这场失败,把他们从云端拽回了地面,让他们明白了,金腰带换不来柴米油盐,名气也治不好孩子的病。
生活这场拳赛,没有永远的冠军。能扛住重拳,在倒下后,还能相互搀扶着站起来,守护好身边的人,或许,这才是真正的赢家。
内容来源于51吃瓜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