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岁还能再活一次吗?
”——2002年,北京,李秀明把亲手养大的“大家宝”薯片卖给百事,转身带娃飞温哥华。
一句话:巅峰跑路,才是真人间清醒。
双料影后不稀罕,稀罕的是她敢在票房最旺时去夜校啃营销课本。
别人抢镜头,她抢土豆产地;金鸡奖杯当镇纸,算盘珠子拨得比台词还顺。
品客当年铺货靠飞机撒广告,她带着两箱薯片挤绿皮火车,靠列车员口口相传打开三线城市。
MBA写她案例,只敢总结“差异化”,其实说穿了就是肯弯腰。
最狠的是退出节点。2000年销售额刚破亿,2002她就挂牌出售。
员工哭,同行懵,媒体写“急流勇退”,她只说了一句“孩子等不起”。
同年移民,一句废话没有。
对比同期影星还在争番位、晚晚走戛纳红毯,她直接买断加拿大一整条滨海地块,如今估值翻六倍。
温哥华地产圈流传一句话:想找人合伙,先问Li家有没有兴趣,人家一句“只投熟地”就把投机客打回解放前。
你以为她养老?2021年悄悄飞回北京,给北电学生讲“眼神戏”。
不带助理,自己刷健康码,讲完连夜飞走。
学生小红书晒合照,配文“阿姨比镜头里还瘦”,评论区问片酬,她回“机票自费”。
同年医院年报出现一笔50万加元匿名捐款,落款“MingLi”,用途:华裔艺术生心脏手术。
华人论坛扒出她女儿曾患先天性室缺,时间线一对,全闭嘴。
现在她周末在列治文菜市买韭菜,和摊主用粤语砍价,没人认出这是当年全国男人的“孔雀公主”。
被拍到也不删帖,只笑笑:“脸熟不一定叫得出名,挺好。
”三次转身,次次踩在最高点套现,留给大家的只有背影。
有人惋惜她没拿终身成就奖,她估计翻白眼:奖杯能当学区房首付?
“跑得快不是怕输,是知道戏终人散。
”——这评论点赞3.2万,估计都是半夜加班的打工人。
内容来源于51吃瓜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