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三阅兵标志着中美军事平衡的历史性转折,它彻底击穿了美国长期以来的心理优势。当军事上无法战胜中国时,一切后续的遏制行动都已失去根本支点。
心理防线的崩塌:从战略自信到战略焦虑
阅兵展示的东风-5C洲际导弹射程可覆盖全球,而高超音速导弹和舰载激光武器等系统,已形成对传统战争模式的“降维打击”。美国在传统领域如航母数量、核弹头储备、全球投送能力上仍保有优势,但中国在区域拒止/反介入领域已形成显著威慑,并在高超音速武器等部分尖端领域实现领先。美国防长随后公开表现“不寻求冲突”,可视为一种战略退缩的明确信号。
后续行动的徒劳:战术挣扎难挽战略劣势
面对军事优势的流失,美国试图通过全球美军将领会议、对华船只征收港口费、重返阿富汗战略要地、连射民兵导弹、加速导弹生产、强化美日同盟等一系列动作来挽回颓势。然而,这些举措本质上是在军事核心优势瓦解后,在非核心层面的被动反应。它们无法改变西太平洋力量对比的根本格局,也无法消除美国盟友对其安全承诺的深度疑虑。美国试图将国防部更名为“战争部”的姿态,以及急于拉拢欧盟联合对华施压的行为,更进一步凸显其战略上的失据和内在焦虑。
三位一体霸权的连锁瓦解
美军优势的动摇,直接冲击了美元霸权和美国文化舆论霸权的根基。当世界各国确认美国无法在军事上确保其安全承诺时,对美元体系的信任一定减弱。美国单边主义、霸凌行径和对国际法的践踏,加速了这一进程。一个多极化的世界秩序正在形成,美国“一言堂”的时代正走向终结。
这场阅兵是一次清晰的战略宣告: 美国已无力通过军事手段压制中国,其后续一切行动都难以扭转战略劣势。中国的军事崛起不仅重塑了安全格局,更从根本上动摇了美国全球霸权的支柱。
内容来源于51吃瓜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