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文蔚西安演唱会的造型又霸屏热搜了。
有热闹就有人掰扯,
可这回大伙儿的反应直接劈成两半儿。
网上疯传的现场视频里,
她那身行头是真扎眼。
亮片流苏缀成的裙子,
扭起来像撒了把碎钻在舞台上。
腰侧两片缕空设计更绝,
灯光打过来,
腰线忽明忽暗地勾人。
"这哪叫衣服啊?
前后就挂两片布吧!"
"大庭广众穿成这样合适?
艺术非得让人看不懂吗?"
好家伙,
争议跟洪水似的冲过来,
连带她早年穿透视装的演出视频全被扒了坟,
都成了"低俗铁证"。
讲真,
五十岁穿这样是吃老本?
其实这位姐穿得大胆也不是头一遭。
当年滚石三十年庆功会上跟伍佰飙歌,
豹纹内衣直接外穿。
杨澜节目里更自曝拍专辑封面时全裸上阵,
比基尼装唱《懒得管》根本小菜一碟。
《阴天》前奏刚起,
透视装配钢琴热舞的名场面谁还记得?
每次这么玩儿都上头条,
但标题总夹枪带棒。
这次西安的镂空裙风波也不意外。
不过造型师早说过,
莫姐挑衣服根本不冲性感去,
讲究的是身体得跟着旋律走。
那些被骂翻的造型,
配合她扭腰摆臀的范儿,
反而把歌里的情绪给演活了。
在她那儿,
衣裳就是舞台延伸的道具,
得顺着情绪长在身上,
唱歌才够带劲儿。
争议再多又怎样,
老粉都知道,
莫文蔚的舞台造型从来不为讨好谁。
当争议被架上放大镜,
看啥都带着有色眼镜。
光盯着她那些火辣打扮,
倒忘了这位也是戏疯子。
演《吉屋出租》能涂黑全身顶爆炸头,
唱《阴天》又裹成密不透风的黑粽子。
细琢磨她的性感,
更多是舞台表现欲和对身体的坦荡。
五十岁的人了,
不刻意遮遮掩掩,
早年拍戏留在大腿的疤痕也大大方方晾着。
有回记者问怎么不盖盖,
她笑着拍腿:"全是故事啊,
遮了还算我么?"
现今娱乐圈全员精修的时代,
这份真实反倒成了稀罕物。
她不为装嫩把脸绷成塑胶膜,
也不为显瘦勒断肋骨。
能这么自在展示年龄痕迹的女明星,
掰指头数不出仨。
回过头再看那条争议镂空裙,
比起裸露,
更像是宣战书。
宣告女性的身体本该被欣赏而非审判,
既不该被规矩框死,
更不该被岁数绑架。
莫文蔚对待身体的态度,
和她玩音乐那股劲儿一模一样,
不躲不藏真刀真枪。
西安舞台风波正闹腾时,
郭德纲N年前小品台词突然被扒坟:
"见过旗袍开叉开胳肢窝的",
当场观众嗷嗷叫好,
散场扭头就骂人不检点。
这事儿邪门不?
舞台造型不该追求惊艳吗?
怎么拿村头大妈嚼舌根那套当尺子?
老郭这话像根针,
噗嗤扎破了舆论双标的泡沫。
说来也怪,
对女艺人的穿着永远拿着显微镜量。
裙衩高点被骂低俗,
露肩就是博眼球,
好像端庄成了唯一标准。
可芭蕾舞者常年裹着紧身衣满台转,
咋没人说伤风败俗?
模特穿透视装走T台,
夸的都是敬业精神。
怎么轮到流行歌手,
就冒出套标准答案来了?
舞台有舞台的规矩,
艺术审美不该被陈腐偏见带沟里。
所以五十岁的莫文蔚敢在西安穿那件争议战袍,
敢用身体当歌词的注解。
那些喊着要封杀的人怕是忘了,
梅艳芳穿西装梳油头被骂"不男不女"时,
谁料到会成女性力量图腾?
王菲当年穿透视装被批露骨,
现在不都成了前卫教材?
艺术玩突破时,
头茬收获的多半是唾沫星子。
莫文蔚在娱乐圈摸爬滚打三十年了,
"玉女掌门"的帽子说扔就扔,
人设剧本递来全推走。
坚持写自己的歌,
讲自己的故事,
哪怕不是人人都买账,
这就是她的人生算法。
外人以为她只会拿衣服博眼球,
殊不知她的"放纵"是对所有束缚开战——
年龄枷锁、性别标签、大众刻板印象,
都是她火力覆盖区。
就像那条镂空裙,
你们看见的是露腰,
她看见的却是音乐和身体的共振。
衣服裹太紧,
歌声飞不出去;
姿态收着演,
情绪就假三分。
这么想通了再看西安舞台风波,
突然明白争论"露多少才得体"特没劲——
重点明明是五十岁的女人还能在台上光芒四射!
这是对舞台的敬畏,
也是对观众的赤诚。
说莫文蔚穿得狂野不是新闻了,
观众对她指指点点更不新鲜。
难得的是三十年来她压根不打算改。
说到底,
真问题不是裙衩该开多高,
而是凭什么要给艺术划统一分数线?
这条被喷成筛子的镂空裙,
迟早会像当年梅姑的垫肩西装、菲姐的透明战袍那样,
在时光里熬成经典。
到那天,
裙子早就不单是件衣裳,
而是面旗帜——
告诉所有姑娘可以活成千百种模样,
宣告艺术从不受条条框框驯服。
(结尾拍案说)要我说啊,
五十岁穿镂空裙怎么了?
人家身材管理比你健身房自拍还认真!
看见块腰线就蹦三尺高骂低俗的,
您那唾沫星子才叫真辣眼睛。
当年骂梅艳芳王菲的那拨人,
如今不也舔着脸夸经典?
舞台造型这事儿啊,
能经住时光熬煮的才是真艺术。
内容来源于51吃瓜网友投稿 |